Dorothy和傳統的輔導服務有什麼分別?
傳統的輔導服務,輔導者會用心聆聽受助者的心聲,大家互相傾訴心事,可是這樣會慢慢形成一種互相倚賴的心態,只會削弱受助者的力量。我貫徹"Empowerment"理念,在適當的時候「趕客」。如果受助者的情況有所改善,我會鼓勵他們不需要再接受單對單的輔導,希望他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,而並不是倚賴我。這當然需要十分準確的判斷。我會鼓勵他們獨立思考,也讓他們明白,他們並不是孤立無援的,身邊會有很多人關心的他們。我會傳達一個很清晰的訊息,我是他們的救生網;當他們遇到任何困難自己解決不來的時候,可以隨時回來找我。
接受輔導的客人也要做功課?
我對前來接受輔導的客人都有一定的要求。習慣上受助者往往抱有一種 "Do it on me" 的心態,即是他們期待輔導者對自己進行各式各樣的輔導和開解,被動地期待自己的情況因為輔導者的工作而好轉。但這種做法只會取走他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及力量。久而久之,養成一種倚賴的心態,這樣對他們絕對不是件好事。所以,我會對客人有所要求。我會要求他們看一套電影,或者完成一本書,要他們花時間和精神做功課,讓他們投入及付出。因為只有這樣,受助者才會明白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。在投入做功課的同時,他們往往發現,其實自己的問題並不是什麼大問題。他們只要拿出信心及力量,遠離沉溺問題的心態,困難當可迎刃而解。
除了專業資格外,作為成功的輔導員需具備什麼條件?
我認為現在作為一個專業的輔導員,應該抱有開放的胸襟。例如,受助者覺得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善他們的情況,使他們在心靈上得到安慰支持,我也會鼓勵他們採用,只要這些方法都是正面和無害的。如果他們覺得從某個宗教得到安慰,會支持他們在靈性上進行探索;如果覺得做運動可以令身心舒暢,我也會鼓勵他們多做呢!
此外,應時刻抱有謙卑的心!我目睹有不少幫人者都自以為是,以為自己很了不起,以為受助者的所有改變都是一己的功勞。正如我之前說過:每個人是生命的主人,其他人並不適宜指指點點。我常常記著這句話 "I'm not that good" 。
我真的明白這句說話的意思!輔導員都只是一個普通人,不過是從旁給與受助者一些提示及意見,讓他們作出一個恰當的選擇,改善自己的生命。而且,懷著謙卑的心,才能夠接受新事物,才能夠中肯地為受助者提供合適的意見。